
晓观天下|Fed九月降息?米伦、就业报告与全球市场的悬念
20250902
本周,美国金融市场的目光聚焦在两件事:
一是川普提名的米伦(Miller)即将在9月4日接受参议院听证,若获快速确认,将成为支持降息的新票源;
二是9月5日出炉的8月就业报告,市场普遍预期疲软。
这两件事,将直接决定 9月16–17日FOMC会议是否降息。
一、降息派再添一员大将
川普在施压 Fed 的路上从未停止。米伦若进入理事会,几乎可以肯定投向降息一票。
这意味着:川普通过人事任命,继续削弱 Fed 独立性。
短期内,市场会解读为宽松信号;长期看,却加大了对制度健全性的担忧。

二、就业报告是最后一块拼图
预测显示:8月非农或仅+7.5万人,失业率升至4.3%,为四年来新高。
若数据真的疲软,9月降息几乎“板上钉钉”;
若数据意外强劲,市场的降息预期会被动摇,甚至引发剧烈波动。
这就是所谓的 “数据依赖”政策困境:Fed 想等数据,但市场却已先下注。
三、降息对美国与全球意味着什么?
1、美国:降息能减轻企业融资压力、托住房市与股市,但也可能推升通胀,尤其在财政赤字高企的背景下。
2、全球:一旦美国降息,资本将重新流向风险资产,美元可能走弱,黄金、新兴市场货币与股市受益。
3、中国:若美元走弱、全球资金回流,人民币与资本市场可能迎来喘息机会,但长期竞争格局未变。

四、深层判断
短期:9月降息概率极高,尤其若就业数据疲软。
中期:川普的“人事 + 政策”双重施压,或让 Fed 被迫频繁转弯,市场波动加剧。
长期:美国的制度独立性受到挑战,若 Fed 失去公信力,美元的霸权地位将逐渐被侵蚀。
结论:
九月究竟降不降息?
答案很可能是:降。
但更值得关注的不是一次会议的结果,而是:美国是否还能维持制度的独立与市场的信心。
这才是决定美元未来与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。

